很多時候,客戶在買棒磨機鋼棒的時候,尤其是剛開始,并不知道買什么樣的鋼棒,問了棒磨機廠家,由于有的棒磨機廠家生產的棒磨機并不太多,對鋼棒這一塊也不怎么了解,也無法給出一個中肯的建議,有甚者,隨口說出“45號圓鋼就行啊”“65Mn圓鋼”,因此造成了客戶前期成本的不必要浪費,鋼棒放進去后沒多久彎棒、斷棒、磨損快……苦不堪言,這類教訓已經很多很多,其實很簡單,只要多看看張勛的博客,你就知道該做怎樣的選擇、怎樣投入產出比最高。
具備合理技術參數的棒磨機鋼棒采購后,怎樣使用又是另一個問題,與上面談到的一樣,很多客戶也是一骨碌放進去就不管了,鋼棒在磨機里始終保持初裝磨時的鋼棒配比是理想狀態,但由于磨損無處不在,所以,何時抽棒?何時加棒?怎樣的棒是可以繼續用的?不研究這些,就會造成成本的第二次浪費。今天,張勛告訴你幾個原則,供您參考,或許是不全面的,歡迎在評論里補充:
1、看出料細度:如果鋼棒配比合理就會出來合理的細度,當出料細度過小時,適當添加粗棒,過大時適當添加細棒;如果出料細度剛開始符合要求,之后卻出現不均勻的情況,有可能是鋼棒內部配比出現了問題,并不是初配比錯了,而是鋼棒在研磨過程中,不同直徑的鋼棒磨損速度不一樣,造成這樣的原因一般是不同直徑的鋼棒采用的技術標準差異較大造成;還有個原因是部分鋼棒出現彎棒攪亂了鋼棒的正常運轉,導致研磨不充分。遇到以上情況,應該停機對鋼棒進行分揀,抽出細棒(一般建議直徑40mm時抽棒),添加合格大直徑鋼棒后再運行。
2、看產量:在處理量不變的情況下,如果產量陡降,就得考慮棒磨機內部鋼棒是否足夠的問題,我的意思是雖然按時添加鋼棒,但因為未及時抽棒,細棒在棒磨機里面并不能再起到“棒”的作用,反而相當于“頑石”,在足夠細的時候,要么變成了麻花卷樣,要么斷成了一節節,對產量是有很大影響的。
3、聽聲音:正常的鋼棒在磨機里運轉聲音是比較悶的,如果有斷棒或彎棒,仔細聽,會聽到比較清脆的撞擊聲,不是頑石造成就是棒造成的,此時及時停磨檢查可以避免后期更大的損失。